长期吸入猪场粉尘对人肠道健康构成显著风险
根据《应用毒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的研究,吸入猪场粉尘可能对工作者的肠道健康构成显著风险,呼吁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的Declan McCole教授领导的研究发现,猪场粉尘不仅会导致呼吸道道炎症,还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功能,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加(即“肠漏症”)。这种状况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和Ⅰ型糖尿病。
“在我们的小鼠模型中,暴露于含有高水平细菌和内毒素的养猪场灰尘,导致了呼吸道炎症和肠道细菌产物进入血液的增加,”麦科莱实验室的前博士后研究员、论文的第一作者梅利莎·克劳福德说。"但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我们观察到的对肠道微生物群和新陈代谢的影响。"
研究通过小鼠模型吸入猪场粉尘提取物3周,结果显示,猪场粉尘中含有高浓度的细菌和内毒素,吸入后不仅引起气道炎症,还导致肠道细菌产物进入血液,显著减少了有益菌群(如Akkermansia muciniphila、Clostridium sp. ASF356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等)以及关键代谢物(如核黄素、烟酸、次黄嘌呤和亮氨酸等)的水平。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和肠道屏障功能。
“虽然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农场灰尘对呼吸的影响,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吸入的污染物可能会产生全身性的后果,”McCole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在评估农业中生物气溶胶暴露的健康风险时考虑肠道-肺轴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建立在越来越多的证据上,即集中饲养动物造成的污染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
“农业粉尘富含细颗粒物质和耐药细菌,对农场工人的健康构成了复杂的威胁,”麦克科尔说我们早期的工作表明,吸入猪尘提取物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性肺部炎症。我们现在展示了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微生物失衡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改善工人工作场所保护以减轻长期健康后果的必要性。"
推荐文章
-
12项兽药评审工作措施,推进“三减一优”,提升兽药评审服务效能,促进兽药产业创新发展。
-
国药动保、金宇保灵等6家单位获批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 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蓝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6家单位申请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获批。 项目基本信息如下: 1、批件号:2025058,项目名称明确为针对非洲猪瘟的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 2、申请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与生物制药企业,体现产学研深度合作。 3、试制产品:6个批号的亚单位疫苗,每瓶50ml,总计23336瓶,用于临床试验。 4、临床试验安排: 4.1承担单位: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4.2试验地点:包括麻城市和泰农业有限公司(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歧亭镇戴家湾村)、全南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工业园三区)、唐山市路南丽平养殖场(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刘东村)、肃宁县康达生猪养殖场(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肃宁镇西泽城村)、永靖县利旺养殖...
-
什么是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12小时内)排出胎衣,被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在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及运动不足的舍饲奶牛中更容易发生,发病率为15%左右,有的高达30%。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停滞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官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长期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广西畜牧研究所唐考诗等根据母牛预产期和临产征候表现,在产前一周视母牛大小,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5~10毫升。对照组则不注射。 试验发现,对照组胎衣不下发病率12%,试验组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8%,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对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效果。 试验还发现,肌注维生素AD还起到预防母牛生产瘫痪的效果。 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能取得预防母牛产后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