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召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座谈会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25-06-07 13:56
分类: 新闻资讯

    6月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座谈会。

  会议指出,开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部党组要求,谋划推进“十五五”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调查研究和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

  会议强调,畜牧业是保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已经具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一些产业的综合实力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资源条件、生产经营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性战略研究,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会议要求,要切实增强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把握好当前和长远、总量和结构、质量和效益、保供给和防风险等关系,聚焦稳产保供、结构优化、疫病防控、绿色转型、粮草畜平衡和创新驱动等重点问题,结合“十五五”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开展趋势性、前瞻性研究,把准方向、找准问题、创新举措,形成系列有分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要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战略研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凝聚培养研究力量,打造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智库,有效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振海出席会议并讲话,沈建忠、谯仕彦、秦英林、温志芬等4位委员代表作交流发言,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同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秘书处工作组成员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和政策建议”进行了分组研讨。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05
    广西畜牧研究所
    什么是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12小时内)排出胎衣,被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在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及运动不足的舍饲奶牛中更容易发生,发病率为15%左右,有的高达30%。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停滞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官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长期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广西畜牧研究所唐考诗等根据母牛预产期和临产征候表现,在产前一周视母牛大小,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5~10毫升。对照组则不注射。 试验发现,对照组胎衣不下发病率12%,试验组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8%,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对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效果。 试验还发现,肌注维生素AD还起到预防母牛生产瘫痪的效果。 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能取得预防母牛产后胎...
  • 2025-07-04
    admin
    未经许可从事动物诊疗、诊疗活动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需规范动物诊疗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动物诊疗管理工作。
  • 2025-06-26
    admin
    编者按:本文试图探讨黏菌素与多西环素联合使用的理论与实践,若有不妥,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硫酸黏菌素与多西环素配伍,许多临床兽医认为其协同增效,抗菌谱互补,延缓耐药性,降低综合成本。 一、协同增效机制 1、作用机制互补 黏菌素:通过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泄,为多西环素进入细胞创造条件。 多西环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黏菌素的“破膜”作用显著提升多西环素的细胞内渗透率,增强细胞内药物浓度。 协同效果:两药联用可使抗菌效力提升3-5倍,尤其对耐药菌株效果突出。 2、降低有效剂量 协同作用允许减少单药用量。例如,黏菌素联用多西环素时,两者剂量均可降低20%-30%,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轻肝肾毒性风险。 二、扩大抗菌谱 1、覆盖更多病原体 黏菌素:主攻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多西环素:覆盖支原体、衣原体、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 联用效果:可同时应对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腹泻)、呼吸道混合感染(如支原体合并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