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注射液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什么是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12小时内)排出胎衣,被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在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及运动不足的舍饲奶牛中更容易发生,发病率为15%左右,有的高达30%。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停滞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官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长期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广西畜牧研究所唐考诗等根据母牛预产期和临产征候表现,在产前一周视母牛大小,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5~10毫升。对照组则不注射。
试验发现,对照组胎衣不下发病率12%,试验组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8%,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对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效果。
试验还发现,肌注维生素AD还起到预防母牛生产瘫痪的效果。
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能取得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良好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通过维生素补充,改善和增强母牛体质,提高母牛子宫腺体功能活动,促使母牛产后胎衣排出。
参考文献:广西畜牧兽医,2004年VOL.20(5),唐考诗《维生素AD注射液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未经许可从事动物诊疗、诊疗活动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需规范动物诊疗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动物诊疗管理工作。
-
编者按:本文试图探讨黏菌素与多西环素联合使用的理论与实践,若有不妥,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硫酸黏菌素与多西环素配伍,许多临床兽医认为其协同增效,抗菌谱互补,延缓耐药性,降低综合成本。 一、协同增效机制 1、作用机制互补 黏菌素:通过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泄,为多西环素进入细胞创造条件。 多西环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黏菌素的“破膜”作用显著提升多西环素的细胞内渗透率,增强细胞内药物浓度。 协同效果:两药联用可使抗菌效力提升3-5倍,尤其对耐药菌株效果突出。 2、降低有效剂量 协同作用允许减少单药用量。例如,黏菌素联用多西环素时,两者剂量均可降低20%-30%,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轻肝肾毒性风险。 二、扩大抗菌谱 1、覆盖更多病原体 黏菌素:主攻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多西环素:覆盖支原体、衣原体、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 联用效果:可同时应对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腹泻)、呼吸道混合感染(如支原体合并大肠...
-
自从农业农村部实施兽药产品追溯制度以来,生产企业的兽药产品出库要扫码,经物流公司运输后到达经销商或养殖企业,也需要扫码方可入库,而经营企业将兽药产品卖给养殖场也需要先扫码方可完成出库。 几年来,兽药产品追溯系统的成功运营,也让养殖场培养出了拿到兽药产品先扫码查真伪的习惯,但实践操作中,某些时候使用兽药追溯系统app扫描兽药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会显示空白或产品未在追溯系统内,换用摄像头分辨率更高的手机去扫描这些二维码,却会显示有完整的产品追溯信息。 为什么兽药追溯系统会失灵?手机摄像头的分辨率、反应速度,以及光线强弱、扫码角度、信号强弱,都会影响扫码结果。 对养殖场而言,不可能去购买高精度、专业化的扫码枪,也不会因为扫码失败就去换一台更贵的手机,那么有没有其他简便方法可以快速查询产品真伪?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公司技术人员仔细分析兽药追溯系统,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办法,供大家参考,首先在电脑端输入中国兽药信息网的网址www.ivdc.org.cn,然后操作鼠标将网页下拉到底部,点击“兽药二维码追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