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法院:擅自加工、销售假兽药776万余元,23名被告人分获刑罚
12月20日,睢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涉23名被告人生产、销售假兽药案。陈某、杨某等23人为牟取非法利益,2021年6月至案发期间,在未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购买设备和原料加工包装假兽药,并通过网店进行售卖,涉案金额高达776万余元。公诉机关以陈某、杨某等23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向睢阳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韩某、苏某在生产兽药的过程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陈某、吴某等20人对半成品的无标假兽药进行贴标、包装,以假充真售卖给他人,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杨某明知系假兽药仍在网上进行销售,其行为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悔罪表现,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以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韩某等22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以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
刑事审判庭庭长王建场:陈某、杨某等23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涉案金额多达776万余元,被告人所生产销售的假兽药达80余种,并通过网络交易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影响范围广、性质恶劣。伪劣兽药不仅没有治疗效果,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如果假兽药中添加违禁药品,也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建议网络平台要进一步承担主体责任,对网络经营者的销售生产资质、生产批文等加强审核力度,法院也将依法严惩此类犯罪行为,坚决杜绝假兽药流入市场,最大限度维护养殖户合法权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信息来源: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
推荐文章
-
什么是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12小时内)排出胎衣,被称为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在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及运动不足的舍饲奶牛中更容易发生,发病率为15%左右,有的高达30%。胎衣不下轻者引起母牛子宫、阴道发生炎症,严重者由于停滞的胎衣被污染,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液体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官炎和毒血症,致使母牛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泌乳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母牛死亡。即使母牛不死,也常遗留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长期配种不孕而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 广西畜牧研究所唐考诗等根据母牛预产期和临产征候表现,在产前一周视母牛大小,一次深部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5~10毫升。对照组则不注射。 试验发现,对照组胎衣不下发病率12%,试验组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8%,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对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效果。 试验还发现,肌注维生素AD还起到预防母牛生产瘫痪的效果。 母牛临产前肌肉注射维生素AD能取得预防母牛产后胎...
-
未经许可从事动物诊疗、诊疗活动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需规范动物诊疗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动物诊疗管理工作。
-
编者按:本文试图探讨黏菌素与多西环素联合使用的理论与实践,若有不妥,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硫酸黏菌素与多西环素配伍,许多临床兽医认为其协同增效,抗菌谱互补,延缓耐药性,降低综合成本。 一、协同增效机制 1、作用机制互补 黏菌素:通过破坏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内容物外泄,为多西环素进入细胞创造条件。 多西环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有效。黏菌素的“破膜”作用显著提升多西环素的细胞内渗透率,增强细胞内药物浓度。 协同效果:两药联用可使抗菌效力提升3-5倍,尤其对耐药菌株效果突出。 2、降低有效剂量 协同作用允许减少单药用量。例如,黏菌素联用多西环素时,两者剂量均可降低20%-30%,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轻肝肾毒性风险。 二、扩大抗菌谱 1、覆盖更多病原体 黏菌素:主攻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多西环素:覆盖支原体、衣原体、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 联用效果:可同时应对肠道感染(如细菌性腹泻)、呼吸道混合感染(如支原体合并大肠...